另辟蹊径,以艺体特色引领学校发展——思南县梵净山中学艺体特色教育显成效
自建校以来,思南县梵净山中学不断探索和创新,渴望在教育氛围浓厚的思南能够发展壮大,在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下,学校从一个民间补习机构逐渐发展到近3000人规模的民办普通高中。
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,民办教育竞争逐渐强烈,初中毕业生逐渐减少,加之学校管理经营不善,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。2019年,在县委、政府的组织下,引进湖北三才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接管学校,以全新的办学理念重新起航。
转变办学观念 走艺体特色强校之路
思南县是一个教育大县,拥有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,优秀的生源很难涌入我校,因此,学生文化底子薄弱,然而开展艺体特色教育一开始并不能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。
学校要与时俱进、不断学习,转变思维方式,以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进行新的谋划,确立特色立校的理念。
我校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,结合本校实际,采取错位发展、田忌赛马的策略,走多元化办学之路,着力打造艺体教育品牌。为此,我校采取如下举措:一是调研思想基础。一方面组织教师代表召开座谈会,了解教师对发展艺体特色教育的建议和建议;另一方面,向学生发起问卷调查,了解学生的升学欲望及学生学艺术的主要顾虑。二是召开学生家长会。向学生和家长分析学生成绩现状,讲明学习艺体的好处,消除学生和家长对学艺体的各种顾虑。三是请名师作报告。成功经历重于说教,我们每届艺体班宣传大会上都会邀请专家现身说法,用他们成功的经历,感染学生。
完善基础设施 创设艺体教育氛围
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,也是实施艺体教育的重要载体,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。一个布局合理、生机盎然、整洁优美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,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,必然产生有利的影响。
我校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从优化环境文化入手,做到校园区域文化布局合理、结构有序、功能分明,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效能,极力让每一处建筑都成为艺体教育的阵地,释放出艺体文化的魅力,折射出浓郁的艺术氛围。
我校积极创造条件,增加艺教投入,改善艺术教育环境。改建了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、舞蹈教室、书法教室,对所有艺体教室重新进行设计和装修。教学楼区域张贴展示艺术家的画像、学生的艺术作品以及艺体类高校介绍,让学生交流、学习、欣赏。
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艺体教育质量
课堂教学是艺体教育的主渠道,开齐、开足、开好艺体课程,深化教育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艺体教育工作的核心。
在艺体课堂教学中,我校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,配齐艺体教师,扎扎实实搞好《艺体欣赏》课程教学,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艺体基础知识。
另一方面开办艺体特长班,提高艺体教育的针对性、实效性,鼓励有艺体专长或爱好的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。学校开放所有的场地和设备,充分利用课余、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,由教师精心指导,对学生进行系统正规的专业训练,提高艺体素养。
由于生源基础参差不齐,在教育教学过程中,要注重因材施教,开展分层教育教学活动,着眼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。组建艺体文化平行班,选聘优秀班主任担任艺体班班主任,优先让艺体班选教师。学校通过努力取得明显效果,学生在省市县组织的各种比赛中获奖100多人次,2021年艺体考生术科过关率为100%,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。
开展艺体活动 彰显学生艺体特长
学校开展特有的艺体教育实践活动,使活动成为锻炼学生、培养学生、提高学生的舞台。在活动过程中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与创造性,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会什么是真、善、美,实现学校艺体特色教育育人的关键所在。
我校的开学典礼、毕业典礼、书画大赛、主持人大赛、十佳歌手大赛等主题活动以及元旦晚会、毕业晚会、演讲比赛、校运会、新星杯篮球赛等系列活动,都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。除此之外,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充分发挥了艺体育人的功能。学生社团经常举行艺术沙龙表演,囊括歌唱、舞蹈、朗诵等,旨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,营造充满艺体氛围的校园生活。
通过参与这些活动,很多学生对艺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学习艺体的行列当中。同时,学校还不定期地邀请知名艺体教师到校讲课宣传,并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,进一步推动学校艺体教育与学校特色的融合。
乘风张帆进,策力拓远程。经过不懈追求,我校的艺体教育已初现,取得了好的成绩。我们坚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梵中的艺体之花必将满园芳香,硕果累累。(林汉亚)